2022全国低碳日,兴博文旅成为碳普惠合作网络首批参与单位

2022-06-15

图片

6月15日, 在泉城济南由生态环境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场宣传活动上,“碳普惠合作网络”宣布正式成立。



“碳普惠合作网络”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合作发起创立。碳普惠合作网络是自发自愿、非赢利的协作机制。今后,该网络将利用合作机制,在碳普惠课题研究、宣传教育、试点示范、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并积极建言建策,为推动全国碳普惠工作开展发挥促进作用,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激发全民绿色低碳生活热情,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消费端碳减排重要性愈发凸显。在动员全民参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实践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形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格局,并将构建碳普惠长效机制纳入顶层设计,将“绿色低碳全民行动”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之一,力求最大化释放全社会各方力量深入参与的潜力,同时强调从消费端倒逼生产端减排,最终实现消费端、生产端双向协同发力,共同支持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兴博文旅作为中国文旅碳中和倡导与实践先行者,与来自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高校、媒体等68家机构组成碳普惠合作网络首批参与单位。
图片

兴博文旅简介


兴博文旅成立于2010年,以专业的技术和前瞻的眼光,为旅游目的地提供文旅规划、创意设计、赋能创建、业态打造、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依托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旅游景区质量提升专委会,致力于建设更环保、更有趣、更美好的文旅生活新场景。

愿景:助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助力实施碳中和部分案例

(1)全国A级旅游景区质量提升培训班实现碳中和2019年10月,全国A级旅游景区质量提升培训班在陕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景区代表近200人参会。培训班紧扣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绿色生活等环保理念,开展《碳中和推动旅游景区低碳发展》专题课程,并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低碳旅游基金实施碳中和,抵消培训期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旨在国内旅游行业活动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图片

(2)中国旅游景区摄影大赛实现碳中和中国旅游景区摄影大赛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主办,2016年举办期间,全年开展启动仪式、媒体采风等6次活动,分别实施碳中和。
图片

(3)首个景区碳中和婚礼庆典零碳婚典曾在苏州拙政园连续举办三届,以新人捐建碳汇林形式,抵消婚典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零碳婚礼的目标,将传统婚礼和碳中和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游客践行低碳生活、低碳旅游,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让绿色低碳行动成为一种绿色时尚的生活方式。
图片

(4)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给予*未来”公益展碳中和2019年12月,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给予*未来”慈善夜及公益展在海南岛举办,“蓝色保护、绿色碳汇”成为活动一大亮点,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低碳旅游专项基金助力本次活动实现碳中和。
图片

(5)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理事大会实现碳中和2019年12月18日,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旅游景区质量提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委员大会在云南西双版纳召开。大会践行绿色发展、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由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低碳基金捐资,通过碳中和林生长过程中吸收的碳汇量,实现此次会议碳中和。
图片

(6)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成立大会实现碳中和2021年12月31日,在中国旅游协会的指导下,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为大会颁发碳中和证书,未来将在河北金山岭长城种植碳汇林,利用造林增汇方式,抵消活动期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图片

(7)发起爱绿行走进旅游景区活动曾在苏州拙政园、河北野三坡、北京世界葡萄博览园、北京天文馆等景区以及北京炭儿胡同小学等场地开展爱绿行活动,主要内容以垃圾分类科普、低碳旅游行为倡导等内容为主题。“爱绿行”,旨在向旅游业发出践行低碳环保行动的声音,倡导游客践行文明旅游、保护景区环境,促进旅游景区实行垃圾分类和处理。
图片
图片

(8)建设旅游景区零碳创意馆以创建低碳景区、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通过展示低碳创意设计、低碳新产品、低碳体验,推荐绿色碳汇公益项目及活动,宣传和传播低碳节能环保知识,提供互动体验,树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百色起义纪念园·零碳创意馆位于游客中心二层,包含环境保护知识、景区低碳建设、低碳产品展示等展示内容,更有互动机器人、碳足迹计算器、低碳旅游动画、低碳生活互动墙等体验项目,集环保科普与体验互动于一体。
图片

图片


兴博文旅“龙匠”形象

相关阅读:旅游景区如何实现碳中和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文字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分享